查看原文
其他

越在世界动荡之时,越应警惕“餐桌菜单论”| 新京报快评

徐立凡 新京报评论 2024-05-02
中国针对“餐桌菜单论”提出的建设性方案,不仅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,也有利于维护国际社会多数成员的利益。
关注全国两会系列评论

▲3月7日,王毅正在回答记者提问。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

 | 徐立凡


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于3月7日上午10时举行记者会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、外交部长王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媒体的提问。王毅表示,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,但各方对需要什么样的多极化和全球化,看法并不一致。中方的主张是,应当实现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。


王毅说,平等的多极化,是要体现各国权利平等、机会平等、规则平等,不能再允许个别或少数大国垄断国际事务,不能再允许以所谓实力地位把国家分成三六九等,不能再允许谁的拳头大谁就说了算,更不能允许有的国家必须在餐桌上、有的国家只能在菜单里。要确保国家不分大小、强弱,都能在多极化进程中平等参与,享受权利,发挥作用。


这番话明确表明了中方对 “餐桌菜单论”的坚决反对。2月17日,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第60届慕尼黑安全会议谈及中美关系时说,“在国际体系中,如果你不坐在餐桌上,就会出现在菜单上。”“餐桌菜单论”一经抛出,就引发各种解读。有人称这是对国际政治丛林法则的直率表述,有人说是对国际体系多方博弈态势的一种形容,有人认为只是不严谨的临场发挥之语等。


事实上,美方不是第一次以“餐桌菜单论”比喻国际体系了。往远了不说,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前夕,布林肯阐释中美关系时就曾表示,要采取措施有效全面应对中国,“以确保美国现在以及将来都坐在餐桌旁,而不能出现在菜单上”。


由此可见,“餐桌菜单论”包含了美方一些政客对于国际政治的真实考量。它暗含的意思是:强权政治、丛林法则才是国际政治的通行法则,大国博弈格局下的国际关系是排他性的零和游戏,各国如不选边站队就会被餐桌上的强力者通吃。


这种考量无疑是危险的。一方面,“餐桌菜单论”挑战了以《联合国宪章》为基石的当代国际关系基本准则。《联合国宪章》规定,联合国成员一律平等,相互尊重主权、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,反对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解决彼此间的纠纷,提倡通过对话和谈判方式化解争端。这是国际社会饱受战祸后确立的重要原则。如果拳头大小成为准则,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将无从谈起。


另一方面,“餐桌菜单论”预设了潜在竞争对手的“敌对思维”。把国家间的正常竞争简单归结为对抗,无视共同利益的存在,视全球治理为“非我莫属”的私产,这实际上是冷战思维的变相表述。


当今的国际社会地缘冲突不断,产业链供应链面临分裂重组考验,国际科技合作被分流阻隔的迹象隐约出现,不确定性已经够多。越是在国际体系动荡之时,越有必要分辨认清“餐桌菜单论”的危险性。王毅针对“餐桌菜单论”所说的四个“不能再允许”,就是有力的反制。


不能再允许 “餐桌菜单论”泛滥,就有必要提出自己的主张。中方提出的“实现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”,就是针对剧烈动荡的国际形势,提出的建设性解决方案。


大致而言,各国权利平等、机会平等、规则平等,为以主权平等的国际关系基本原则加盖了防火墙;各国都能在多极化进程中平等参与,享受权利,发挥作用,是对“小院高墙”和阵营对抗式的“伪多边主义”的有力矫正。


丛林法则代替不了平等诉求和发展诉求,多方博弈代替不了合作共赢,单边主义式的全球化带不来经济繁荣,这才是国际政治的最大现实。可以说,中国针对“餐桌菜单论”提出的建设性方案,不仅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,也有利于维护国际社会多数成员的利益。


也正因此,国际社会有必要就反对“餐桌菜单论”继续发出自己的声音。国际体系不是餐桌,全球治理不是个别国家或个别集团的独享权利。秉持相互平等、共同发展、共享和平的理念,国际社会才能走出当前的安全困境和发展瓶颈,迈向共同繁荣。


撰稿 / 徐立凡(专栏作家)编辑 / 马小龙
校对 / 李立军
推荐阅读:刚刚见了特朗普,马斯克就回了个“不”| 京酿馆
帮找项目找资金,助燃民间投资热情 | 新京报社论
摒弃“挣快钱”理念,央企才能向“新”而行 | 新京报快评
立法规范校园营养餐,为孩子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| 代表委员议政录
代表们对民营经济的关注度,比往年更高 | 两会观察

点击下方公号名片,阅读更多精彩观点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